首页> 多肉植物

月桂冬天怎么养(月桂冬天怎么养殖)

文章来源:花卉科普最后更新:2023-12-26 10:45:54
盆栽四季月桂如何养?月桂耐寒吗?

盆土配制

桂花喜于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(PH值以5.6~6为宜),切忌用碱性土或粘重的土壤种植,培养土可用腐殖土4份,砂土3份和3份腐熟的厩肥干末加入少量的鱼鳞,骨粉等或用山泥5份,腐叶土3份,砂土2份混合调制后施用。为了克服土壤与水质的碱性,在生长期中,每隔半月左右,用0.1%~0.2%硫酸亚铁溶液喷施一次,使其枝叶浓绿,亦有利于生长。

浇水:

盆栽桂花浇水的原则是不干不浇,浇则浇透。识别盆土干湿,可从土色及手感程度中体会。一般盆上呈灰白色,用手指揿盆土感觉比较坚硬,则说明盆土已干,需要浇水;反之,如盆土呈褐黑色手揿盆土有松软和潮湿之感,则说明盆土还比较湿润,不需浇水。至于浇水的具体数量,应根据植物生长情况、盆栽容器的质地和大小,特别是天气的变化来决定。

避暑

夏季气温高,盆内水分蒸发快,叶片水分蒸腾量也大。此时盆栽桂花的浇水量就要大大增加。日平均气温25℃以上,每天浇水1次,宜在下午进行;日平均气温30℃或以上,每天宜早晚各浇水1次,中午烈日当空,要适当遮阳,同时喷水,防止桂花叶片灼伤。此外,在盛夏暴雨之后,需及时倒除盆内积水。否则,雨过天晴,盆土晒热,会烫伤根系,导致植株死亡。

施肥

施肥盆栽桂花由于盆土有限,养分不足,难以满足长期桂花生长和发育的需要,因此必须不断补给肥料。否则,植株瘦弱,新梢生长不良,花芽少,开花稀,甚至不能开花,严重影响观赏效果。

光照

喜光照,怕烟尘:桂花喜阳光,好温暖,耐高温,但不耐寒。在生长期中,应置于背风向阳处养护。6~8月,是桂花花芽分化形成期,每天如能给足10小时左右的充足阳光及30~35度的高温,可促进孕蕾及提高开花率。但在夏季,切忌遮荫,以免花芽分化。越冬期间,若气温低于4度,光照不足,则易导致早春落叶,而影响来年的开花。

空气质量要好

桂花喜洁净,可耐烟尘,怕氯气,如让它生长在空气污染的地方,则生长不良,叶片变小,又易于脱落,开化也少,甚至不开花。桂花苗宜栽植在东南向的位置比较好,以让它最大限度地接受光线。桂花不耐水淹,栽植的桂花,高度不能低于移栽地的高度,也可以稍微高出一点。栽好后,将穴的土壤填好踏实,然后浇一次透水。

适时浇水

桂花浇水的次数,需看当时的天气与植株的生长情况而定。一般春季2~3天浇一次;夏季气温高,蒸发量大,正值桂花发育与花芽分化阶段,每天浇水一次;9月上中旬,盆土需要保持湿润,否则不易开花。但在开花期内,不能浇大水,以防止落花。阴雨天要及时排水,以防积水烂根。平时以保持盆土50%左右含水量为宜。入冬进室前,应浇一次透水,在养护期间,每10天左右,在晴天的中午浇水一次,但水温与室温相接近为宜。

适当修剪

桂花苗移植前,为了减少水分蒸发,可适当的将桂花苗茂盛的枝叶剪去一些;为了刺激生根,也可以将过长的根系剪断一些,但不要伤及主根。桂花根系发达,萌发力强,成年的桂花树,每年抽稍两次。因此,要使它花繁叶茂,应保持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生理平衡,就必须进行适当的整形与修剪。中秋后,将夏,秋季生出的徒长枝全部剪去,留下健壮的春生枝条,到明春发芽之前,再将细弱枝,密生枝,病虫枝等剪去。这样,既有利于通风透光,又能将养分完全集中到春生枝与花芽之上,为秋季开花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,可以收到“一举数得”之效了。

、巧追肥

桂花喜肥,需加强追肥,4~5月,每半月左右施一次,6~7月,每隔7~10天施肥一次。8月初施最后一次,这样桂花不但生长茂盛,开花多而且香。可用腐熟的饼肥水,鸡鸭鸽粪,鱼鳞水,过磷酸钙以及骨粉等等,如果施肥不足,则会枝少,花儿也少,而且不香。

养护管理

在养护管理中,尤其是冬季管理,稍有闪失就会前功尽弃。冬季管理主要问题有二,一是保证温度,二是防风,使之安全过冬,春季出棚时间不要太早,太早风吹,空气干燥,桂花枝条尤其是接口会受到影响,可采取渐进的办法开棚,直至全部打开。桂花苗的栽培环境要通风,阳光要充足,土壤要选择肥沃的偏酸性的砂质土壤。

月桂怕冷吗?

桂花是我国十大传统花卉之一,全国多地均有栽种,它不适合零下摄氏度的环境,可以说是一种怕冻的植物,我国南方地区桂花多露地栽培,而且一般都能安全过冬,只有北方一些严寒地区栽培时要注意防冻,下面花匠大叔为您介绍一下北方桂花冬天的防寒越冬方法:

space

7.jpg

图:庭院里成排的桂花盆栽

1、盆栽桂花树防冻比较简单,只要在晚秋(一般是霜降后立冬前)将盆栽移到室内即可,也可以在向阳的阳台上,注意通风避免产生病虫害,如果进入休眠,注意保持盆土略湿润,这样有利来年开花。

北方地区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将桂花盆栽移入室内后,应置放在光照充足之处(室内温度应保持在3-5摄氏度),相对湿度保持在60%一80%之间。冬季室内光照条件要略好些(尤其是早春芽开始萌动前,更需阳光充足)。冬季室内温度也不宜过高.湿度也不可过大,否则会造成桂花在室内提前萌发,不利于出室后的生长。翌年4月上旬(清明过后)可将盆栽桂花及时搬出室外。出室后,先放在背风向阳处1个星期,让其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条件,然后再根据需要分散摆放。

space

8.jpg

图:露栽桂花树

2、露地栽培的桂花树,幼苗比成年的桂花树更怕冻,可以搭建防风屏障,或者套透明的塑料薄膜,成年的桂花树可以给树干捆绑稻草和塑料膜进行防寒。

在北方,露地栽植的桂花耐受的最低温度为-5℃到-8℃,超过这一极限温度,桂花就要不同程度地受到冻害。因此,北方露地栽植桂花时,应选择向阳背风的地方,再加人为的防冬保护措施,可以安全越冬。可以在每年冬至过后,人为地用草绳捆扎树干,或用其他保暖材料将树干包裹,这样可以防止一般的冻害。在土壤结冻前,结合中耕对树根颈部培土,然后还可以用透光的塑料膜将桂花的树冠包起来,注意要留透气孔,使桂花安全度过严寒的冬季。

space

9.jpg

图:树干包裹根茎培土防冻

【小贴士】虽然上面花匠大叔讲的主要是北方桂花树的防寒越冬方法,但如果南方地区有栽种桂花树的朋友想进行防寒也是可以的,只是正常情况下没有那个必要,做好简单的冬季养护管理即可。

月桂的种植方法和管理

月桂需种植在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土壤里,可直接用腐叶土做月桂的基质,生长期每2~3天浇一次水,每隔半个月施一次磷钾稀释肥水,幼苗期修剪一次,定形后每年进行修剪整形,可用枝条在春秋季繁殖,冬季还要将温度控制在5℃以上。

1、酸性土壤

月桂如果想将其养护的健壮,那么需要给月桂准备一份疏松、肥沃、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土壤,这样才能使月桂更好的生长,一般可直接将它种植到腐叶土里,适量的添加园土可让月桂生长的更好。

2、水肥管理

月桂需掌握土壤不干不浇,浇则浇透的原则浇水,一般每隔2~3天浇一次水,夏季高温时可增加浇水量,在春秋季月桂生长旺盛的时间段,还要每隔半个月施一次磷钾稀释肥水,这样才能使花朵开的旺盛。

3、适当修剪

对于月桂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其实很简单,每次种植月桂时,等其生长到20~30cm的长度,可将幼苗的侧枝、嫩芽全部剪掉,这样能够促使幼苗生长的更好,定形后每年的春季将没用的枝条剪掉就可以了,这样可以使其健壮生长,还能增加它的观赏价值。

4、繁殖方法

一般在春秋两季给月桂进行繁殖,平时大多都是用扦插繁殖月桂,首先摘取健壮的月桂枝条,放置凉爽通风处使伤口快速晾干,防止种植中出现腐烂,随后直接将其插入土壤里就可以了,保持土壤湿润等待枝条生根发芽。

5、注意事项

(1)冬季保暖

月桂在20~30℃时生长的更好,月桂比较耐寒,不过冬季还是需要做好保暖工作,一般低于5℃会影响植株生长,所以月桂每到冬季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5℃以上,避免冻伤植株。

(2)病虫防治

在夏季时月桂很容易遭受到病虫的危害,使其叶片逐渐萎缩发黄,花期开不出花朵,并出现枯萎死亡,所以在夏季时最好定期处理周边杂草,并每隔一个月向月桂喷洒一次药剂,防止病虫危害植株。

月桂冬天能放在外面吗

可以。

月桂比较耐寒,能够耐零下13℃的低温。

如果是北方养殖的朋友,最好还是在室内养殖,北方的冬季温度变化太大,为了避免出现冻害,最好还是室内。

室内养殖的时候需要保持环境的湿度,可以在花盆边上搭一条湿毛巾,再经常的开窗就行。

西安女性癫痫病能治得好吗?

西安如何治儿童癫痫病呢

西安中际癫痫病医院好不好?

西安中际癫痫病医院好吗?

西安局灶性癫痫该如何选择医院?

免责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上一篇:金鱼草冬天怎么养(金鱼草冬天怎么养殖)

下一篇:冬天发财树怎么养(冬天怎样养发财树)

热门植物更多+

种植/观点更多+

    种植文章
  • 科普
  • 常识
  • 推荐
  • 一帆风顺黄叶子怎么补救,黄叶...
  • 木兰...
  • 石蒜的花语和寓意,有什么传说...
  • 镜面草长虫怎么办...
  • 茶花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,茶花...
  • 紫罗兰鲜花可以养几天,怎么养...
  • 富贵竹的花语和寓意,送人有什...
  • 菖蒲花的花语和寓意,有什么传...
  • 琼花的病虫害防治...
  • 郁金香水培方法及流程,水培怎...
  • 冷水花的花语和寓意,送人有什...
  • 玉米蚜虫的防治方法...
  • 龙须树的根腐烂怎么办...
  • 兜兰的花语和寓意,有什么传说...
  • 紫荆...
  • 番红花的花语和寓意,有什么传...
  • 更多+

    本站郑重声明: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请核实,风险自负。 网站统计

    Copyright © 2013-2020 All right reserved. 植物网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