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牵牛花

【淮安十大不得不尝小吃】_怎么吃_如何吃-大众养生网

文章来源:花卉科普最后更新:2022-07-01 17:44:20
【淮安十大不得不尝小吃】_怎么吃_如何吃-大众养生网 文章导读

淮安十大不得不尝的小吃有牛舌饼、荷花酥以及炊饼等食物,这些小吃主要是面食,因为淮安是种植小麦的,所以当地人会将面食发挥到极致,制作出各种美食的小吃。我们可以去当地了解当地的风情,这样才可以食到正宗的淮安小吃,而且淮安十大不得不尝的小吃是当地最具备有特色的美食,大家可以来了解一下。

朝牌饼是淮安、宿迁地区的一种汉族特色食品,属于炊饼一类,是一种常见口感颇佳的主食。因形状似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朝圣的牌子而得名。其制作方法是:将发好的面碾成薄片,抹上素油和芝麻,然后贴在专门的烤炉内烤熟·烤一定时间,达到脆硬的状态,这样香喷喷的朝牌便做好了。

牛舌饼,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,像北京的牛舌饼就是很出名。但是你可能不知道,在淮安,也有一个作为十大名点的葱油牛舌饼,吃起来很是香酥可口,回味无穷。牛舌饼主要是因形如牛舌而得名,但是这种小吃,过去的烧饼铺都有供应,眼下市场却是很少见到了。

提起荷花酥,你可能第一反应是杭州的特色传统美食,这种用油酥面制成的荷花酥,形似荷花,酥层清晰,观之形美动人,食之酥松香甜,别有风味。但是在淮安,经过大师精心打磨的淮安荷花酥,也是别样的具有家的味道。

淮饺,俗称“馄钝”,是淮安最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。淮饺可煮,可拌,可炸,属称“淮饺三吃”。制馅时需将猪肉剔尽筋质,拍打成肉燕,拌以韭黄,辅以葱、姜汁调剂,采用滚、卷、抽、捏等手法成型。鲜美滑爽。因其皮薄似纸隔皮可眏字,点火即燃。

淮安的鸡蛋软饼味香质软,吃起来非常的可口,常被用于点心,因其易于消化,含有较多的蛋白质,所以在淮安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做起来也很简单,先将鸡蛋打散备用,然后在面粉中加入鸡蛋,放入适量的白糖、精盐和水,调匀成稀糊状。再在平锅内擦少许油烧熟,将调好的鸡蛋面粉糊放入晃开,摊成软饼,烙透即可出锅。

淮安面食非常丰富,就面条一项来说,淮安人春季喜食打卤面,夏季喜食麻酱凉面,秋季喜食麻酱凉面,冬季喜食什锦熬面等,至于面片,面须等到更是居家常用之主食。小刀面,是淮安市常见的面食品种,它完全靠人工擀压切成。而这其中,尤以鸡汁小刀面为出名,吃口爽滑有劲,味美清香。

牛肉水煎包,全国很多地方都有,虽然说现如今以永城和薛湖的水煎包最为出名,但是这种点心在淮安还是有着不小的地位的,也是辉煌一时,自古就深受淮安人民喜爱的一种食品。

筒儿糕,是淮安好吃的小吃糕,在儿时的时候经常吃。以前在西门大桥那里有家做筒儿糕的非常不错,在南门口涧河街头子的那个也不错。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,现在这种美食已经是越来越少了,很少能在市面上见到它。

淮安汤包是江苏省淮安市传统的名点,属于江苏菜。主要原料: 精白面粉600克,光油鸡2公斤,带皮蹄膀2公斤,鸭掌1.5公斤,蟹粉500克。调料 熟大油200克,盐15克,酱油、虾子各10克,白糖10克,味精20克,胡椒粉5克,料酒150克,葱、姜末各12克,葱、姜各25克。文楼汤包由淮安古镇文楼而得名,其馅心全部由汤制成,为名副其实的汤包。汤馅选料严谨,工艺独特,

包大皮薄而不破,口张汤满而不溢,肥厚鲜美,别具一格。相信80%的淮安人都吃过文楼汤包,是最具淮安特色的面食之一。

灌汤蒸饺是湖南省传统的地方名点,属于湘菜系。皮薄软润,鲜嫩可口。制作原料主要有精白面粉,糯米粉,淀粉等。四龙蒸饺在淮安的名气非常大,很多人早上慕名前去品尝他家的蒸饺,味道鲜美,皮薄汁多,配上镇江香醋,让你流连忘返。

免责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上一篇:【孕妇能吃带鱼吗初期】_孕早期_可不可以吃-大众养生网

下一篇:【如何挑选白胡椒】- 大众养生网

热门植物更多+

种植/观点更多+

    种植文章
  • 科普
  • 常识
  • 推荐
  • 一帆风顺黄叶子怎么补救,黄叶...
  • 木兰...
  • 石蒜的花语和寓意,有什么传说...
  • 镜面草长虫怎么办...
  • 茶花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,茶花...
  • 紫罗兰鲜花可以养几天,怎么养...
  • 富贵竹的花语和寓意,送人有什...
  • 菖蒲花的花语和寓意,有什么传...
  • 琼花的病虫害防治...
  • 郁金香水培方法及流程,水培怎...
  • 冷水花的花语和寓意,送人有什...
  • 玉米蚜虫的防治方法...
  • 龙须树的根腐烂怎么办...
  • 兜兰的花语和寓意,有什么传说...
  • 紫荆...
  • 番红花的花语和寓意,有什么传...
  • 更多+

    本站郑重声明: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请核实,风险自负。 网站统计

    Copyright © 2013-2020 All right reserved. 植物网 版权所有